|
安装模内监视器对模具本身需要做哪些改动模具装上“火眼金睛”需要几步?从支架设计到密封优化,这些关键改动让模内监视器精准又耐用。 安装模内监视器需对模具进行结构适配、传感器安装、线路布局等改动,同时兼顾强度、密封性和维护便利性。 一、结构适配改动 1. 安装支架设计与固定 - 在型腔周围或分型面设计专用支架,材料需与模具基材一致。 - 避开运动部件,采用螺栓或销钉固定,确保高压注射下不偏移。 2. 观察窗口加装 - 开设耐高温、耐压的透明窗口,直径通常10~30mm。 - 窗口边缘需倒角,材料需热处理消除内应力。 3. 冷却系统调整 - 增加冷却水路或散热片。 - 水路避开传感器线路,入口加装过滤器。 二、传感器安装与线路布局 1. 传感器选择与安装 - 视觉传感器垂直安装,压力传感器量程覆盖注射峰值。 2. 线路防护 - 线路包裹耐高温套管,接线端子采用防水接头。 三、模具强度与密封性优化 1. 强度校核 - 对改动部位进行有限元分析,必要时增加加强筋或局部增厚。 2. 密封设计 - 观察窗口、传感器孔位加装O型圈,安装后需保压测试。 四、维护与调试便利性 1. 快拆结构 - 传感器采用磁吸或卡扣固定,拆卸时间≤5分钟。 2. 调试辅助 - 模具表面刻参考线,预留USB/以太网接口便于参数调整。 五、应用案例 - 薄壁包装盒模具:高速摄像头搭配蓝宝石玻璃窗口,缺陷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8%。 - 多腔医疗模具:每腔独立压力传感器通过CAN总线连接,不良率从0.8%降至0.2%。 六、成本与周期 - 材料费占模具总成本5%~10%,加工费占15%~20%。 - 总周期延长7~10天,可通过并行工程缩短。 |